都說北方人取暖靠暖氣,我們南方人靠一身正氣,其實這個說法還是不夠準確的,因為像什么海南廣東福建冬天是沒有呢那么冷的,而我們西南方向或者說秦嶺淮河偏西南的沒有暖氣大眾就冷慘了,雖然重慶、成都的冬天極冷的時間比較短,電暖桌的出現就顯得很及時了,不只是能夠取暖,還能夠炒菜吃火鍋。電暖桌的家庭地位一下子就提升了,一進入秋冬季節誰都離不了它,巴不得整天挨著。
原來用空調的時候,總是把空調溫度打到上限的30度,但室內溫度頂多在20度上下,因為干燥,還得另外配加濕器,一個冬天下來,電費沒少掏,但是取暖效果差強人意,一度想給家里裝上地暖,準備下決心要裝的時候,機緣巧合來到了貴州。 貴州的海拔比重慶成都略高,四季溫度都低于川渝兩地,夏天是“爽爽貴陽”,冬天真真地是山里人家,又冷又凍。 貴州的冬天的冷,是入骨地寒冷,零下1-2度很常見,但貴州很少下雪,常常下“凝”。這個“凝”就是凝凍,不是說天上下冰塊,而是零下幾度的天氣,飄著小雨,小風一吹,雨到了地面就結成了冰塊,人行道上、公路上都是厚厚一層冰。
凝凍天氣人們大都不敢開車出門,車輛打滑造成的事故往往都是重大的群體事故,道路邊的綠化帶上、水溝里常常見到倒栽著的汽車。不得不出門的汽車都裝著防滑鏈,一路嘩啦啦地響。 這么寒冷的天氣,空調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。零度以下的天氣,空調的制熱效果大打折扣,所以,貴州的尋常百姓有著特別的取暖工具,這樣的傳統從數百年前就流傳下來了。
在貴州的農村和城市的街邊小店,比較常見的取暖工具是一種叫做“回風爐”的取暖爐,這種爐子一般是燒煤,爐子一側一根長長的煙管通向室外,爐子上通常有70-100CM的鐵質圓桌面,桌面中心有幾圈鐵環,打開不同的鐵環,爐子的火的燃燒程度就不同。這種回風爐兼顧了取暖和做飯的功能,是在貴州比較普遍常用的取暖設備。 這種防風爐鄉土氣息比較濃,但是真的非常暖和和實用,前兩年一時興起給老家的爹媽買了一個寄回去,結果被老爸埋怨了一通,一是老家沒有用這個爐子的習慣,二是重慶的農村人即便大冬天也不閑著,地里田間,村頭巷尾到處勞作,壓根沒有時間守在爐子旁,這爐子一旦升上了火,就得注意添煤,以免熄火,這樣一來反而成了負擔。
但是呢防風爐因使用明火取暖,只能在有直接排煙條件的地方使用,所以才會在貴州的各個城市的街頭小店非常常見。但是相對來水城市居民家中,這樣的防風爐就無法使用了,城市的家庭沒有這種排煙的條件,而且排煙量多的話容易造成危險事故的發生,所以說電暖桌就是貴州獨有的城市居民常用的取暖設備。